巨霸粮油设备
资讯分类

“40万买院士”疑云之下,人们在担忧什么

  • 分类:新闻中心
  • 作者:澎湃特约评论员 予恒
  • 来源:澎湃新闻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5-09 08:50
  • 访问量:

【概要描述】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?连日来,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。

“40万买院士”疑云之下,人们在担忧什么

【概要描述】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?连日来,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。

  • 分类:新闻中心
  • 作者:澎湃特约评论员 予恒
  • 来源:澎湃新闻
  • 发布时间:2024-05-09 08:50
  • 访问量:
详情
到底是学术荣誉还是商业交易?连日来,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引发舆论质疑。
 
起初是西安一名90后博士田某当选该院院士,成为“世界唯一一位90后院士”,引发关注。然后随着媒体调查跟进,又发现这个“欧洲自然科学院”,虽然号称由欧洲多国科学家组织成立,但国内有多位教授都被披露曾收到有关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,声称付40-100万元服务费,就能增选成功,有的则表示“18万包过”。
 
与此质疑相对应的是,这两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队伍迅速壮大。2022年5月到2024年4月间,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数量足足增长了300%。另有数据显示,今年前四个月,该院已向国内至少30多位教授、校长或者老板们授予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。
 

 
院士作为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,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自然不言而喻。因而,当欧洲自然科学院付钱就能当选院士的传闻出现后,首先对大家构成了一种观念上的冲击。特别是看到,该机构属于民办性质后,多数人的疑问进一步增加了。甚至,很多人已给欧洲自然科学院贴上了“山寨机构”的标签。
 
但要指出的是,不同国家的院士评选标准,以及其对应的学术地位和含金量往往有巨大差异。比如,在不少国家,院士其实更接近于一种“会员”,甚至有的还明确院士需要缴纳“会费”,且评选机构也多属于民间性质。院士在很多国家仅仅只是一种学术荣誉,并不代表官方的背书,也不会附着显著的学术地位及其伴生的种种待遇。
 
指出这种差异,并不是说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就可以豁免质疑。事实上,即便是国外院士,其评选也主要是靠学术成果说话。如果花40万元就能获得“院士”身份,不管从哪个角度看都是荒唐的。
 
针对“交钱就能评院士”的质疑,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表示:院士资格不会售卖。那么,“40万就可以获得院士头衔”的传闻到底是否属实,不能仅凭相关利益方的一面之词,是否真的有机构在国内兜售这样的“业务”,“买单者”都是谁,这些疑问相关部门有必要及时介入调查,给社会一个准确说法,也给各高校以权威参照。
 
一个更值得深思的问题是,为何会有不少科研人员甚至企业家,积极参选这样的“海外院士”?国内一些机构对这类含金量存疑的“海外院士”,又为何会表现出高度接纳的态度?此次事件引发关注,一个重要的由头,其实就是来自多家高校、医院、医药公司发文祝贺本单位有人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。
 
那么,真的像一些高校表示的,要核实这些“海外院士”的含金量很难吗?恐怕未必。此次该院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就坦承,“欧洲自然科学院就是一个普通的民间科研组织”。尽管目前还无法直接得出该院就是“山寨机构”的结论,但至少,包括此前也被曝光的种种疑似的“水院士”在内,大量海外院士头衔与国内院士显然并不完全是同一个概念。对此,相关高校等科研机构很难说并不知情。而之所以表现出一种“照单全收”的姿态,更接近于事实的原因,可能就是它也同时迎合了一些高校对于院士数量的追逐。
 
众所周知,院士,特别是全职院士数量,在国内是衡量一所高校学术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。并且,院士数量多寡,又直接与一系列的“待遇”相关,对应的是高校在课题数量、学术资源分配上的话语权,以及各类评比排名上的现实利益。有此利害关系,一些高校可能也就有了拿“海外院士”来凑数的内生动力。在相关评价体系中,海外院士的“效力”是否与国内院士一致,目前还未有权威说法,但从公开信息看,不少高校在公布院士数量时,往往都会注明“含外籍院士”,这或许可以说明不少问题。
 
当然,不能将外籍院士的含金量一概否定,哪怕其评选标准与国内标准不一致,一些国内科研人员积极参选外籍院士,对于促进中外学术交流也是有益的。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,对外籍院士的含金量,各单位显然应有严肃、科学的评估。否则,只会刺激更多人“抄近道”,也给一些山寨机构可乘之机。
 
说到底,院士其实是一个离普通人较远的身份,相关话题之所以能引发社会热议,并不仅仅是关心国外院士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,更是担心我们的科研资源分配和科技评价机制,是否在助长某种以“帽子”评判人才的风气。
 
这并非杞人忧天。就在前几年,某地一高校就出现了“花1800万引进23名菲律宾博士”的现象。而无论是“40万买外籍院士”疑云,还是高校耗资上千万引进“水博士”,大众的关注有一个共同焦点,那就是让学术回归学术,警惕院士、博士等“帽子”虚假繁荣,沦为高校等科研机构装点门面的道具。
关键词:

扫二维码用手机看

新闻资讯

案例中心

联系方式

地 址:武穴市石佛寺火车站工业园
电 话:13707253085

传 真:0713-6853566
邮 箱:[email protected]

澳门马论坛

微信公众号

Copyright © 2020   澳门马论坛  All Rights Reserved.  鄂ICP备17006795号